9月29日,公共管理系召开“青蓝工程”自评验收会议,全体教师、结对师徒、考核组成员参加,副院长杨三宁到会指导并讲话。
“青蓝工程”第三、四、五期共十对师徒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同台亮相。对照要求,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 “青蓝结对”以来学习意识、教学能力、大赛科研、师德师风、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彰显了以书为伴,教学相长,相互勉励的培养过程,形成了好学善学,知行合一,共同成长的“传帮带”机制,现场还查阅了相关资料。

副院长杨三宁首先强调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指出“青蓝工程”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抓手,是促进师徒成长的平台。他肯定了我系“青蓝工程”的实施成效,指出青年教师需在教学创新与科研突破上实现从站稳讲台到引领课堂的跨越,特别赞扬了“沉浸式课堂互动设计”和“社会需求导向的科研选题”两大亮点。

针对未来发展,副院长杨三宁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持续深化“青蓝工程”活动成效,在巩固提升、考核评价、跟进培养方面做好文章;二是大力聚焦“新双高”核心问题,致力于在“五金”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质量提升等方面做出成绩。三是用好管好服务好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师德师风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方法模式沉淀等方面做好指导。
结合发展实际,公共管理系将启动“青蓝+”计划,引入行业导师,强化基层治理,推动双向赋能; 二是建立“师德师风示范岗”动态评价体系,将学生反馈、同行评议纳入考核,塑造“身正为范”的教师队伍;三是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科研、大赛、服务等方面助推青年教师发展进步。
本次会议为青年教师培养注入新动能,相关成果将通过专题报道、教学案例集等形式在系部网站持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