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左婷
时间:2025-06-26 来源: 作者: 审核: 编辑:刘鹏辉 点击:

初心如磐  步履不停

入职已满一年,回首这段充满挑战与感动的旅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这份职业沉甸甸的责任与意义。从初登讲台的忐忑到逐渐站稳课堂,从理论知识的传授到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这一年的经历让我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

一、站稳三尺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

去年五月份初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踏上思政课教师的讲台,让我既满怀期待又深感责任重大。我曾以为只要将教材内容熟记于心,就能讲好一堂思政课,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当头一棒”。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们期待的目光,精心准备的教案仿佛突然失去了魔力,生硬的理论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氛围沉闷压抑。那一刻,我意识到,上好思政课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开始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学习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把握教学节奏、调动课堂气氛。我重新研读课程标准,深入分析教材,结合时事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讲授“邓小平理论”这一章节时,我引入生动的案例,如讲述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从落后渔村发展为现代化城市的历程,我还通过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比如播放邓小平同志的相关纪录片、重要讲话视频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过程。让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我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课堂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主动与我交流思想,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现实相结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二、以心换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和心灵的启迪。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不仅需要老师传授知识,更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课后找到我,倾诉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她说自己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耐心地倾听她的烦恼,结合思政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之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与她交流,关注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她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段时间她还给我报喜说她已经通过教师资格证的面试,很为她开心。还有去年暑假参加了思政课研学活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带学生外出研学,在活动出发时,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无数担忧在脑海中盘旋。但当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研学点的时候,我这些顾虑如晨雾般消散,学生们不再是课堂上拘谨的面孔,他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时而驻足凝视珍贵文物,时而热烈讨论历史细节。有学生主动帮我维持秩序,有学生拿着相机随时记录着,还有人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所思所感。在交流互动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不仅是师生,更像是携手探索真理的朋友。他们青春洋溢的活力与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生活中关心学生的成长,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只有用真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思政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关注时事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入职一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坚持理论学习,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此外我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四、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入职一年的经历,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思政教育事业的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努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堂。我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