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系于2024年4月由原机械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是学院最早开始高职招生的骨干教学单位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8年建校的庆阳地区工业学校。40多年来,累计为陇东地区建筑和机械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2万人。

进入新时代,智能工程系拥抱未来、开拓创新,以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为牵引,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起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能交通三足鼎立、融通发展的专业体系。现开设无人机技术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焊接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向)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1950人。2025年专升本录取50人,占报名人数的86.2%,202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4.88%。

现有教职员工9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78人,实训室管理员4人,企业兼职员工1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6人,讲师38人,助教32人,硕士研究生15人,“双师型”教师58人。近三年,教师申请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20余部,申报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校级课题30余项。师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余项。1人荣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2人荣获庆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人入选庆阳市领军人才,1人获评庆阳市教育名师,3人获评庆阳市学科带头人,1人获评庆阳市教学能手。
无人机师生团队荣获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油田巡检赛项一等奖,工业机器人教师团队荣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高职教师组二等奖,建筑工程师生团队荣获2025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土木设计与管理赛道铜奖。



我们秉承德技兼修、知行合一育人理念,坚持启智润心、赋能强技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强化学生实践技能锤炼。设有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交通3个教研室,拥有甘肃省焊接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建造实训中心、汽车钣喷、整车及智能网联实训室、智能制造工业创新实训中心、智能制造3D打印实训中心、无人机应用区域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校内外实训基地。



我们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理实一体、工学交替教学方式,发起成立陇东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合作建设无人机产学研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与广东天杰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喜马拉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逻思智造(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陇东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加强交流,以大国工匠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为党育可塑之人,为国育可造之才。

迈上新征程,智能工程系将聚焦区域新兴主导产业,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全国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和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办学宗旨,围绕庆阳市千亿级装备制造和百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链,坚持“低空领航、智能创造、转型融合、集群发展”专业建设之路,锚定双高目标和五金要求,实施“十大建设工程”,用南梁精神筑基,以创新精神逐梦,为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和学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