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职动态

改革向深 发展向新 ——甘肃深化国企改革综述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2日 编辑:史雅杰

金川集团三元电池材料占据宁德时代33%的供货量;酒钢集团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投产,实现“从普钢到特钢”的关键一跃;甘肃电投集团常乐电厂6台100万千瓦燃煤机组全部投运,成为全国最大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厂,助力绿电大规模外送……

金秋时节,甘肃国资国企动能澎湃,活力奔涌,捷报频传。

这是甘肃深化国企改革取得的实打实的成效,也是甘肃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的生动体现。

“十四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深化国企改革作为全省改革攻坚重点任务,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推动国资国企功能提档、改革提速、发展提质、监管提效。

截至2025年9月底,甘肃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9092.16亿元。省属企业工业总产值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4.3个百分点,为甘肃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支撑。

强“根”固“魂”勇向前

金秋时节,在金川集团精密铜材有限公司高纯无氧铜铸锭生产线上,工人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艳风对记者说:“订单已排产至年底。”

记者问道:“产品为何受市场青睐?”

王艳风说:“金川的无氧铜板材铜纯度达到99.995%,解决了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用材进口替代,已经延伸到平面显示器等半导体领域。”

这源于2022年9月金川集团接到的一项紧急任务。当时,甘肃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备企业面临高纯无氧铜材料依赖进口、被“卡脖子”的难题,急需攻克这一难关。

接到任务后,金川集团党委召开会议,部署攻关,以领导包抓机制,组建项目组,分解任务。2024年年初,在攻关最吃紧的关头,金川集团党委将项目追加为2023年重大项目。之后,又被列为2024年甘肃省重大专项,加力支持科技攻关。2024年6月,产品通过测试,有关企业将金川集团纳入优秀供应商。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省政府国资委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推动省市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落实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向新提质。

优化布局起新篇

“瓜州北大桥第四风电场运行正常,未来4小时发电功率80%以上。”在甘肃电投新能源集中监控智慧运营中心,值班长田云盯着满屏的数据随时分析研判,并通过电话与负责绿电交易的同事沟通。

田云说:“这套系统可以对新能源电站进行远程控制。对电站发电功率的预测,能帮助电力交易人员及时掌握未来发电趋势,进而在电力现货市场与用电户达成更理想的交易价格。”

“这一中心的控制‘大脑’在哪儿?”

“在‘紫金云’。”田云说。

为抢抓数字经济机遇,甘肃电投集团利用绿电优势在金昌建设了紫金云大数据产业园,形成“算力为基、全链培育、运营数据、输出服务”的产业布局,放大新能源与大数据的叠加优势。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目标。

近年来,省政府国资委多措并举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聚焦实业主业,“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设置非主业投资比例,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更加灵活的投资管理模式;

——聚焦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6+1”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加大在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煤基、文旅、中医药、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投入力度;

——聚焦做专做强,完成5组13户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

——聚焦协同发展,近五年来,62家中央企业在甘累计签约项目546个,央地合作项目总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已开工490个,210个项目建成投产。

焕新机制涌活力

走进兰石重装炼化分公司装焊一车间,记者看到自动焊班班组长李彦龙正带领“徒弟”精心焊接零件。

与李彦龙聊天才知道,他2009年进入兰石集团时,还是焊接工种的门外汉。

“这些年,我在兰石集团‘师带徒’机制下,跟着师傅勤学苦练,从一线工人逐步成为技术骨干、党员、集团劳模、焊接二级技师、兰石工匠。”李彦龙说,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凭技术从工人岗位这条路评为工程师。

兰石集团创新实施“师带徒”培养模式,将专家的学识与经验直接植入企业研发一线,为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人才根基。

着力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离不开国有企业深化机制体制性改革。

近年来,省政府国资委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健全“揭榜挂帅”“赛场选马”等竞争机制,不断优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机制、工资总额决定机制,以考核“指挥棒”树好高质量发展“风向标”。推动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兰石集团、甘肃电投集团、甘肃工程咨询集团等10户企业创建国内一流企业。

提质增效担使命

9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启用半年之际。记者走进T3航站楼,阳光从流线型天窗照射进来,给人宽敞明亮的舒适感;进入安检通道,旅客仅需扫描登机牌、身份证并完成人脸比对,5秒左右即可快速通行……

投运半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运输起降70130架次、旅客吞吐量1007万人次,有力保障空中运输任务,助力全省旅游、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柱、重要基础。

近年来,省政府国资委推动省属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

——不断增强重要能源资源保障能力,金川集团实施金川矿区、夏日哈木、金森达等地质找矿项目;

——加快推进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甘肃公航旅集团、甘肃公交建集团积极发展路衍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

——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甘肃国投集团成功并购重组天水星火机床,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甘肃农垦集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全年粮食作物育种基地7.5万亩。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双收官”之年。截至9月底,甘肃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率已达95.9%。改革与创新为国企发展打开了新空间。(记者王占东)

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