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铭记历史 勇担使命——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感悟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作者:牛涛       编辑:杜俊娴

2024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 勇担时代使命”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学习和感悟红色文化精髓的宝贵机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升华。通过实地参观南梁革命纪念馆、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和陕甘红军纪念馆,我对于南梁精神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一、南梁,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

在南梁革命纪念馆,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纪念馆内,一张张饱经沧桑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都在诉说着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和革命战争年代的浴血荣光。那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故事,让我们深感震撼。

南梁精神的内容是“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这种精神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辉写照,也是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南梁革命纪念馆前,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看到了先烈们英勇奋斗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

二、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的生动实践

在军民大生产纪念馆里,我们被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所震撼。纪念馆生动地展现了军民大生产时期那段艰苦岁月,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在那个特殊时期,面对重重困难,我国军民团结一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无数奇迹。

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军民大生产的背景和历程。在那个年代,为了克服经济困难,保障抗日战争的胜利,党领导广大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仅解决了生活必需品的问题,还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军民大生产精神体现了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也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军民大生产精神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品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劳动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抗大七分校,“立德树人”的光辉典范

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核心;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精华;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特色;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在抗大七分校旧址里,我们感受到了抗大精神的光辉和伟大。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重要基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

在抗大七分校旧址,我们参观了校史陈列馆和学员宿舍等场所,了解了抗大的办学历程和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抗大的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来到这里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军事技能和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在党的培养下,他们成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骨干力量,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大精神对于当代职业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挖掘抗大精神中蕴含的“德技兼修”的职业教育理念,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陕甘红军纪念馆,红色文化的实践课堂

在陕甘红军纪念馆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陕甘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领导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纪念馆内展示了陕甘红军的辉煌历程和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将这种红色基因融入到职业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陕甘红军纪念馆,我们还参观了红军战士们的遗物和战斗场景复原。这些遗物和场景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坚韧。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革命诗篇。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奋勇拼搏。

此次研学活动让我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也深化了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我们将铭记历史、勇担使命,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数字信息系教师)

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