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应有凌云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题记
点滴微光成星海,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胜利,是去经历、体验、试错、惊喜、欢悦、懵懂,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对知识的求索与敬意,是对时间的追逐,是身后留下的痕迹。
读书,塑造青春之坚韧品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当翻开书页,我的思绪穿越时空隧道,那些文字仿佛拥有了生命,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告诉我,不要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而去闷闷不乐,应该以积极、乐观、旷达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诗中竹,任风雨肆虐,坚守本心,傲然不屈。青春之路,亦满布荆棘,唯坚持能使人无畏迈进。
屠呦呦探寻青蒿素时,实验环境差、资源缺,失败如影随形。然其执着于科学真理,于中医药瀚海坚持寻觅。经数百次试验挫败,仍初心不改。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立下不朽功勋。其青春于坚持绽无畏华光,如星耀世,引无数青年奋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处奸佞环伺、谗言蔽目之境,坚守爱国理想与高洁品性,遭放逐而心系楚国。此坚持所显无畏,越千年仍撼人心,为青春勇毅注入深沉力量。
在书中我们看到苏轼的高光时刻,像是头顶戴了主角光环,也有成名时被别人嫉妒才华造成乌台诗案,但他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忱,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中发现乐趣,流传千古的《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名篇均创作于他的低谷时期,每一次的贬谪经历不仅没有让他消沉,反而为中国文化史奉献出了最辉煌的篇章,人生境界得到了锤炼,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当别人要把他的人生归零的时,他永远为自己的答卷上写得100分。失意也好,坎坷也好,都未曾让他失去乐观本色,生活小事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而有趣,成为漫长岁月中熠熠生辉的点缀。他以矢志不渝之姿俯视人间,为历史添加璀璨光华,也照亮了我们不断寻找自我的道路。
在读书的时候,我可以是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也可以是参与者,与抒情主人公一同经历风雨,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读书让我学会了耐心思考。在书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通过他们的故事,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职业规划,事物在不断变化,客观条件也在不断变化,可以推出真理也在不断变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不仅学会了相关知识,而且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了宽容和理解他人,这让我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稳重耐心、谨慎。
同时,读书也是我迷茫时的最好陪伴。它给予我无声的力量、给我精神上的安慰。在那些寂静的夜晚,我捧着书本,慢慢聆听作者的心声,感受并理解他们的感情,所表达内容的深度挖掘。这种陪伴,可以抚平我在迷茫时的不畅。
人生四大喜事其中之一就是“金榜题名时”。古往今来,读书人都以学而优则仕为荣,学习仁义礼智信,温良俭恭让优良品德。
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穿越重重风浪,奔向自己的人生梦想,过往经历奠定底气,过往煎熬铸造铠甲,在笑与泪的交织中,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以积极昂扬,奋发向上的态度谱写自己的人生主题曲。
书中的故事告诉我,人生不是一条固定的轨道,而是充满了无数的选择和可能。只要我们有勇气去追求、去尝试,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种对可能性、未知性的认识,具备挑战这种困难的勇气,并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勇敢、更加自信。
读书不是为了某一刻的熠熠生辉,是为了在人生的每一刻都有属于自己的底气。我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过着起早贪黑的日子,只为成就自己的梦想,只为遇到那些明亮且优秀的人时,不会因为自己的学识浅薄而感到自卑,也不会因为学历而干不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我相信此刻所有的努力,藏着父母年迈的欢喜,藏着面向未来的勇气,藏着对自己的无限可能,这就是读书赋予我们青春无畏的力量。
(作者系公共管理系2023级老服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