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管理不仅是规范行为,更是助力学生成长的关键。以下是我多年实践总结的经验,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有益参考。
一、注重沟通,建立信任
高职学生个性鲜明,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我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困惑和未来规划。通过倾听,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同时,我在班级中设立意见箱,鼓励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
二、因材施教,助力成长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在管理中,我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参加技能竞赛,争取获得更多的荣誉;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安排课后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同时,我还会定期组织职业规划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优秀校友来校分享经验,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制度为纲,规范行为
学生管理离不开制度的约束。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各异。因此,建立一套完善且公平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我会在开学初详细向学生讲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宿舍管理等,并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绝不偏袒任何人。同时,我也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补充规定,如“课堂表现优秀奖”“学业进步之星奖”等,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遵守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联动,形成合力
学生管理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的参与也至关重要。因此,我特别注重家校联动,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我会借助电话、微信等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在校表现。同时也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通过家校联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五、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凝聚力
高职学生充满活力,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释放能量。因此,我会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篮球赛、演讲赛等,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团结协作,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通过多年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用情。通过沟通、因材施教、制度约束、家校联动和活动组织,可以有效助力学生成长,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系公共管理系教师)